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从规划角度看重庆城市发展历程(下)

2023-04-11 11:20分类: 重庆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上文从规划角度看重庆城市发展历程(上)中讲述了重庆城市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历程,本文将讲述近代之后的历程。

  1945 年 12 月 11 日 , 蒋介石手令时任重庆市长张笃伦,要求“重庆市应研究一个以十年为期之建设计划,其中应以利用防空洞,穿通地下公路线为最重要项目之一,希积极策划研究,呈报为要”,随后又数次强调重庆城市建设,“指示首重交通,次为卫生及平民福利,使国计民生,事无偏废”,最高层政令成为推动《陪都计划》的直接原因。

  经过近两个月的前期准备,1946 年 2 月 6 日,以“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正式成立为标志,计划进入起草阶段。张笃伦亲自拟定《陪都建设问题大纲》,并聘请大量市政专家参与编制工作。期间召开全体委员大会 2 次和小组研讨会 6 次,至 3 月底基本形成《陪都建设计划初步草案》一稿。4 月 10 日在市参议会作计划图表展览及内容报告,16 日邀请美籍专家进行讨论和实地勘察,19日进行详细讨论并归纳各方的意见及建议,最终于4月28日正式完成《陪都建设计划初步草案》。

  根据计划的内容主体,可分为“总论”“城市计划”“交通计划”“建筑计划”“其他基础设施及相关事业计划”“实施计划”等六部分。而从各章节所占比例看,工商分析、交通系统和卫生设施方面占据较大篇幅,这也反映出当时城市的关注热点和规划发展的重点。除此之外,该草案中还提出了许多重庆城市建设和规划的新的理念、名词,如工厂、学校、住宅、商业区划、绿化建设、两江防护堤的建设、防空洞的利用、卫星城市的设置等。

  在城市职能性质与城市定位中在《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中,将重庆的城市定位为“华西政治、经济、交通、商业之中心”,在经济上作为华西地区的吐纳口和贸易中心,在交通上成为上至川康滇黔、下达荆沙武汉上海的重要运输水道,未来西南铁路的枢纽。这一定位,较为准确地判断了重庆的自然地理区位,规划使重庆城市各项活动处于最适合于它的区位,并总结了自开埠以来城市发展的状况,为战后重庆恢复“平时”状态确定了准确目标,此后的数十年间重庆的发展也证明了计划的远见。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此时的重庆是西南诸省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30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人口110万。重庆于1960年编制完成了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初步规划》。城市用地继续“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布局原则,强调将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分散,规划了市中区、大杨区、大渡口区、沙磁区、中梁山区、江北工业区、弹子石工业区、南坪工业区、李家沱—道角工业区等9个片区,在外围规划了北碚、歇马、西彭和南桐4个卫星城。

  1952 年,重庆市就成立了城市建设委员会,并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但由于基础资料匮乏、规划业务能力薄弱等原因导致,在重庆市轮廓规划与重庆 15-20年远景规划上,于 1960 年,形成了并不是十分完善的《重庆城市初步规划》。

  本方案的编制过程中虽然资料不全,依据有限,但却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导了城市的工业建设。确立了以“大坪、杨家坪、石桥铺”三角地区为重庆市新城市中心的总体布局,以该地区周围“数公里”范围为新市区中心。在新市区中心中,不仅设置了行政区、军事区,还对其产业有初步的规划。规划提出,“大坪、杨家坪、石桥铺,三个新市镇以商业为主,小手工业与市民居住为辅,公园设于杨家坪西南”。在新市区的东北、西南、西北三个方向布置了三个分别以经济、工业、文化为主要功能的中心区;包括东北方向原渝中半岛的旧有城市中心、江北的“江北城、观音桥”以及南岸的“弹子石、龙门浩”一带为经济中心;西南方向的“大渡口、李家沱、鱼洞”地区为工业中心;西北方向的“沙坪坝、磁器口、小龙坎”为文化中心。

  使重庆主城的总体布局形成了一个新市区与三个中心区的主次两个层级,以及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大分散、小集中的规划原则使重庆城市以分散的点状,于以上几个中心在用地上布局上拓展。对于渝中半岛,则是有力促进了人口和产业的向西转移与疏散。这一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范围上主要位于现今的城市主城区,奠定了后来城市总体布局的雏形,对今后几十年的城市发展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1983年,重庆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成为计划单列市。同年,《重庆市总体规划(1981-2000)》获国务院批准,从规划上正式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重庆市整体空间形态的演变也在这一规划思想的指导下向组团式结构进一步加强。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重庆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强。

  1983年国务院批准重庆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本次总规于1980年开始编制,1982年报四川省人民政府审批,1983年获国务院批准。这次总规编制工作,是在的历史背景下开始筹备,在拨乱反正的初期开始编制的。“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是这一时期我国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对当时城市规模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明确了城市的性质:“重庆市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工业城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水陆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港口”。到 20 世纪末,城市总人口控制在 170 万,规划建设用地扩大到 102.2 平方公里。

  首次提出主城采用有机松散、分片集中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为突破两江屏障,向南、北发展,并以北部地区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将主城划分为市中区、观音桥、南坪、大坪、沙坪坝等14个规划组团。仍然以市中区为城市中心区,设“观音桥、南坪、石桥铺为城市的三个副中心”,以疏散市中区的压力,并分别承担城市不同职能。其中,市中区作为城市的行政、商业、金融中心以及汽车、火车、轮船的客运枢纽;南坪,作为贸易、展销中心;石桥铺,作为科技文化中心;观音桥,作为市中区企事业单位的迁建区;沙坪坝,作为全市主要的文化区。并且继续延续了自陪都计划时起的建设外围卫星城的思路,规划了长寿、北碚和西彭3个卫星城。

  在83版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重庆城市规进一步强化了组团式布局,规划重点也都集中在各个组团的集中建设区。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中心区以及部分组团密度日益提高,面积也有所扩大,但各组团之间的山体、绿地等隔离带都还是控制得较好,基本没有因城市扩展而被侵蚀。大疏大密的城市空间形态也在这一时期演变成型。

  1997年,重庆成为全国第四个直辖市这十多年来,重庆城市结构出现跳跃式和渐进扩张式并举,由中梁山和铜锣山构成的东、西屏障和由长江、嘉陵江构成的两江屏障被大规模突破,城市原来的各个组团也逐渐扩大、合并。整个城市呈现出“一岛一心、两江四岸、四山三片”的大格局。这期间的城市规划也伴随着两版不同的总规经历了两次演变。

  98版总规继续沿用了“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在主城内规划了渝中、大杨石、大渡口、沙坪坝、南坪和李家沱等一共12个组团;提出组团与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每个组团内的工作、生活用地大体做到就地平衡;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多级中心的结构体系,设立观音桥、南坪、沙坪坝和大杨石4个城市副中心;突破了中梁山和铜锣山两山屏障,在主城外围地区规划了鱼嘴、西永、西彭、鱼洞、长生等11个组团,作为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新城,是主城用地结构的延伸和发展。同时这一次总体规划中也提出减低旧城开发强度,加大新区建设力度,加强山城风貌特色的指导思想。

  在该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重庆直辖头十年里的城市规划变化主要集中在新建地区的扩张上,但各个组团在扩张的同时还是有意识的注意了组团之间的绿化和山体保留,对旧城区的改造规划则是以逐渐改造,疏散人口,降低城市密度为主要方向。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国函 〔2011〕 123 号(07版)的由来:

  2007年,重庆市编制完成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07年9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重庆市新版总规。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城乡总体规划,该规划维护和强化了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自然性,建设都市区森林生态大屏障。

  2007 年的城乡总体规划明确了重庆市的城市性质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空间结构变更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

  主城由中部、北部、南部、西部、东部五大片区组成,中心城区包括中部、北部、南部片区。多中心包含一个城市中心和六个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由江北城、解放碑、弹子石滨江地区共同组成;六个城市副中心为现状的沙坪坝、杨家坪、观音桥-新牌坊、南坪副中心,及新规划的西永、茶园副中心。每个片区包含若干组团和功能区,共形成渝中、沙坪坝、大杨石、观音桥-人和等16个组团。功能区则是组团外以现有小城镇为主体的独立城市建设区域,规划以都市旅游服务或教育科研功能为主,包括歌乐山-中梁功能区、黄桷垭-南山功能区等八个功能区。严格界定功能区边界,控制功能区发展规模,不得侵蚀周边隔离绿带,避免功能区与组团或功能区之间建设用地的粘连。

  在07版总规的指导下,城市重点发展方向为向北发展,同时适当发展中梁山以西以及铜锣山以东地区。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北部新区建设得到大力推进,跨越中梁山与铜锣山的西永、茶园两个城市副中心开始迅速成型。在旧城更新方面,规划指导思想为有机疏散,调整优化城市结构为主。

  1949-1983:这一时期的资料相对较少,从有限的调研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阶段人们关于重庆的城市印象都是集中在渝中半岛,蜿蜒曲折的山城“梯坎”、江边的渡船和崖壁上的吊脚楼。那一时期的人们对于一些工业化的成果也都还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比如嘉陵江大桥的通车。工业城,是人们对于重庆的一个比较普遍的认识。

  1983-1997:这一时期人们关于重庆城的“可意向性”区域有所扩大,但仍然是以渝中半岛为中心(尤其是解放碑、朝天门这两处地标)。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这一阶段不少市民已经能反映出重庆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布局。人们对于重庆城市空间物质形态的认识几乎都是以各个分散分布的节点形式分布在意向认知地图上,认知元素都是某个小区域或节点地标。

  1997-至今:这一时期人们关于重庆城的“意向性”区域进一步有所扩大,中梁山和铜锣山(南山)开始出现在城市意象地图的表达中,渝中半岛依旧是意向表达的中心,人们对于两江交汇处周围的城市变化印象都比较深刻(比如江北城的变化)。这一阶段人们关于可意向性的城市空间依然都是呈“点”状散布的,认知元素也都是以区域和节点地标为主。

  如今重庆正在快速发展,跻身为新一线城市,同时也是网红城市,3D魔幻城市,但是再多的标签都是城市发展所留下的烙印,也相信重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2019年过半重庆十大事件!

下一篇:追梦路上的重庆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整形医院咨询 365整形网 五官整容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