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抗洪冷知识:水利部12位治水名人大文豪苏轼位列其中

2023-04-14 20:56分类: 河北名人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自从上古神话中的大禹治水以来,到今时今日,中国人民为抗洪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做出了伟大的牺牲。

  苏轼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北宋最著名的大文豪,却不知道苏轼居然还是一个治水名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一个千古名臣,就此扬帆起航。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这次考试的考官是司马光、王安石、吴奎、范镇等人。

  制科是宋朝最高级别考试,制科成绩共分五等,第一等、第二等只是虚设,最高就是三等。

  在宋朝三百多年历史上,一共出了118个状元,但中制科的只有49人,而入三等的只有四个人,分别是吴育、苏轼、范百禄、孔文仲。

  在苏轼之前,只有吴育以三等次成绩成为宋朝开国百年入三等第一人,而这一次苏轼是比吴育还要好的三等!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不要以为反对王安石新法的人就是坏蛋,事实上王安石新法存在很多很大的弊端,很多反对者的意见确实针砭时弊。

  苏轼此举触怒了王安石,被贬为杭州通判,从此,苏轼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宋朝全国前三的城市是开封、洛阳、成都,除此之外,所有城市都不怎么样,至于杭州,都不知道排名到哪去了。

  杭州因为这条运河,开始崛起,唐朝从杭州所收商税高达50万缗,几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

  五代十国时期,杭州是吴越国的首都,在吴越国治理下,杭州不识兵戈85年,是当时少有的世外桃源之地。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因此,北宋之前繁荣的城市除开封、洛阳、成都等少数几个城市之外,全部走向衰落,哪怕南京、杭州也不能幸免。

  致命的是,杭州河流密布,水患灾害,极其频繁。雪上加霜的是杭州毗邻大海, 海水倒灌,杭州城内的水是咸水。

  熙宁五年(1072年),杭州大旱,好在苏轼及时修了六井,这才让百姓无缺水之虞。

  这是一次天灾,更是一次人祸,宋神宗进行了第二次黄河改道,也是宋朝三易回河中的第二次。

  结果,这年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渊溃决,波及45县,淹没农田3000万亩。

  “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驱无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横费之财,犹可力补,而既死之民,不可复生。”

  九月, 徐州城外的洪水,高出城中平地丈余。惊涛骇浪,扑面而来,徐州古城墙,日久年深, 到处渗水,每天都在渗水。

  “自城中附城为长堤, 壮其趾, 长九百八十丈, 高一丈, 阔倍;公私船数百以风浪不敢行, 分缆城下, 以杀河之怒”。

  然而,宋朝对军权抓得极严,禁军为皇帝直接指挥, 没有朝廷旨意,苏轼这个地方知州无权征调。

  苏轼松了一口气,赶紧率领将士们日以继夜的抢险救洪,在接下来几十天里,苏轼都住在工棚里, 片刻不曾离身。

  想到这,苏轼立即赴城东北查勘荆山下的沟河, 然后,经过缜密计算,他制定了一个计划——修石堤。

  他赶紧上书朝廷,请求朝廷拨款,在奏折中,苏轼把能省的都省了,报了一个最低数字。

  底下人都劝苏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朝廷都不打算修堤,你也别自讨苦吃了。

  宋神宗同意给徐州下拨三万贯钱, 一千八百石米粮, 七千二百个员工, 在城东完成苏轼提出来的工程。

  苏轼下令,徐州全城那些达官贵人用来玩乐的场所建筑全拆了,把材料用去修堤。

  自古以来,做地方官只有讨好地方富绅,才会有好政绩,哪有为了屁民得罪富绅的?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当徐州百姓依依不舍,一直感激苏轼抗洪修堤活民之功后,苏轼谦虚地又写了一首诗。

  可是,一向反对新法的苏轼发现新法有些内容确实能为老百姓带来好处,因此他上书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

  当时所有人向看傻子一样看他:你以为你会一直在杭州做官吗?这么多年杭州官员,哪个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废这个劲干嘛?真是自讨苦吃!

  十八年前,苏轼已经对杭州水患有所了解,这次重回杭州,他很快就制定好了工程方案。

  西湖底有一种水生植物,让湖床上升, 杭州百姓饮水多靠西湖之水,但因为这些植物,导致竹筒引水管极易损坏, 要经常更换, 且不易维修。

  苏轼投入大量成本,用瓦筒代替竹筒,并修石槽围裹,最终使得“西湖甘水殆遍全城”。

  双管齐下,既可保证河流不被淤塞,又可使钱塘江不会倒灌杭州,从此 “江潮不复入市”。

  “十年以来, 水浅葑生, 如云翳空, 倏忽便满, 更二十年, 无西湖矣!”

  可苏轼却不这么认为,他赶紧向朝廷上书,从饮用水、灌溉、航运、酿酒增加税收等方方面面,力主西湖绝不可弃。

  苏轼文章写得很好,道理说得也很明白,方案也很好,朝廷衮衮诸公,非常同意苏轼的看法。

  苏轼经过精密计算,把上次修河无处安放的淤泥,还有西湖湖底的淤泥、葑草,堆在湖中, 然后筑起一座南北贯通的长堤, 堤上再种植树木,保证长堤不垮。

  可是,这个时候,居然有人说苏轼修堤为了方便自己在西湖游玩,这个工程纯粹是就是苏轼浪费人力物力。

  “虐使捍江厢卒, 为长堤于湖, 以事游观”, “于公于私, 两无利益”。

  元佑六年(1090年),苏轼调知颍州,此后相继被贬扬州、定州、宁远军(今广西容县)、惠州、儋州等地。

  苏轼,在政治上是一个失意之人,以他的才华,如果他随波逐流,必定会荣登宰执。

  最终,他没能成为宋朝宰相,他的官位不如王安石、司马光(宰相),也不如自己的弟弟苏辙(副宰相)。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7位“80后”河北籍男星:事业、婚姻有坎坷和波折人生一言难尽

下一篇:河北保定:助力保马 踏春奔跑 莲池区举办保马热身赛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整形医院咨询 365整形网 五官整容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