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花腰彝“非遗”保护获突破性进展

2023-04-26 23:48分类: 云南特产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重视,如何把“非遗”研究提升到学科领域,并作为宝贵的精神资源挖掘并传扬?云南艺术学院作为2009年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以艺术教育的方式——

  云南艺术学院潘红副院长说:“‘非遗’保护不是将一方水土一种样式原模原样的凝固,而应该是创新。所以,我们把‘非遗’传承人请进来,寻找真正的来自母体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追寻和挖掘,把原有的话语形式,与今天共有的东西形成一个契合点,达到既有昨天的丰富、又有今天的创新。”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于2009年12月成立,是我省第二批16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研究基地以关注人类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关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间社区文化发展创造为己任,探讨艺术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发掘和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纷繁迷乱的世界里,石屏县哨冲乡居住着古羌后裔彝族尼苏支系的花腰彝人,至今保有那一方独特的天地。他们用历史穿针、借神话引线,用“纹化”将花腰彝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穿在身上,系在腰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以手工方式生产和制造了极其丰富、绚丽多彩的尼苏花腰彝服饰文化,其中以花腰彝女装最具魅力。

  然而,这些珍贵的手工刺绣文化,如果不加以保护并传承,将面临失传的危险。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于2000年在全国率先在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民族民间工艺与旅游商品设计专业方向”;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合作的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研究”成为设计学院的研究课题。

  为此,项目负责人设计学院院长陈劲松教授先后20多次下到哨冲乡进行田野调查,“数次的采风调研,深度的咨询走访,我们努力通过对花腰彝的历史、民俗、经济、节庆、歌舞、刺绣、建筑等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去挖掘隐藏在令人称赞、令人着迷的花腰彝民间艺术作品背后深沉的文化背景和民间文化底蕴。”陈院长说。

  “随着调研工作的一步步深入,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生活形态的存在,使我们更深切地意识到它在民间生活中的意义。只有完整地记录民间社会的文化及生活形态,才能更好地诠释民间艺术作品的诸多意义,只有全面地认识,充分地理解民间艺术,深谙它的重要性,才不会用片面的现代化的价值观去否定它、遗弃它,也才能谈及在现代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开发。”这是陈院长和项目组师生的共识。

  于是,设计学院与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石屏县文体局和广播电视局、云南绿野经贸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首届花腰彝手工刺绣大赛”。通过对参赛作品的评选,选拔出花腰彝手工刺绣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艺人,目的在于扩大花腰彝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及手工刺绣的艺术和产业价值的深度认知。

  期间,由设计学院策划并制作的中国首个以全面展示花腰彝文化和民间工艺为主题的网站于3月28日开通,网站分为几个版块:情动之美—花腰“恋俗”、霓裳之美—花腰服饰、花腰民俗之一—心驰神往、花腰民俗之二—祭龙。通过文字、语言、服饰、信仰、节日、婚俗、歌舞、乐器、建筑等文化元素全方位展示花腰彝文化。

  4月27日一大早,设计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共12人,又驱车前往石屏哨冲乡,帮助当地进行花腰彝刺绣培训工作,目的是让当地的农民学会刺绣技能,将来通过网站销售花腰彝刺绣产品。

  设计学院师生通过5年来的田野考察,足迹遍及云南各地州,行程万里,全面考察了各地的民间工艺文化,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打下良好的基础。设计学院率先开展“‘非遗’传承人进设计课堂”活动。通过将民间艺人主动引入课堂实际教学,使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并了解传统民间工艺的制作流程及民族文化内涵,从中吸取优秀的传统艺术元素。同时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民间艺术的社会影响力。目前,有多个毕业于设计学院并一直致力于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人才,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锡器)赖庆国,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陶艺)谭知凡,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染织)李蓉丽,他们一直致力于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及推广,为延续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及社会影响力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你若想进入一个民族的内心,就要循着它的歌声前行。在2010年全国综合艺术院校第十六次交流协作会文艺晚会上,当主持人报出由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表演《“打秧鼓”舞》时,65人的打秧鼓团阵容强大、气势恢宏地登上舞台,在时而激越奔放、时而悠扬抒情的鼓点声中,来自全国艺术院校的师生们被如此震撼人心的音乐舞蹈所陶醉……

  云南是享誉中外的“民族民间舞蹈海洋”。然而,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民族文化被同化的速度加快,如何弘扬传承民族音乐,如何解决民族音乐资源严重流失和人才匮乏的现实?云南艺术学院确立了“民族音乐本土化教育”的思路,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把许多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纳入本院教学体系。尤其是“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办学理念进行保护。

  栽秧鼓,是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牛孔村的花腰彝村寨中的一种歌舞形式,每年春耕开秧门时节由未婚女青年击奏。鼓点有36种,节奏变化多端,舞蹈大方娇媚。表现栽秧谷从栽种到收割的全过程。当地又称为“神鼓”、“跳鼓”、“闹鼓”。每年春天栽秧时节,在田间地头进行,意在和天神、地神、谷神对话,用鼓声与歌声祈祷来年的丰收。历史上有36套打法,而流传至今只剩下十几套,几近消亡,十分珍贵。

  为使“栽秧鼓”这一属于全人类的珍稀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在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中进行广泛教习,是十分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音乐学院聘请了“栽秧鼓”传承人茶永英、普艳芳、普旧芳等民间艺人到学校示范教学,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认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的主动性。对“非遗”活态传承是一种有效模式。

  学院经过多方抢救整理,目前恢复保留了仍能击打的舞段有:开天辟地、栽秧、割打谷子等十几套。

  文化学院提出了办“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学院”的口号,主要以云南独有民族为主,编写了四五部独有民族的教材,今年的音诗画《阿米车》,就是一个展示独有民族“非遗”文化的作品。2010年,已建立了15个独有民族资料库,通过文字、论文、实物、影像等形式,作为教学资料永久保存。学院还把云南四五个特有民族的艺术作为必修课在学生中教学,从服装、工艺、音乐、舞蹈等,把“非遗”文化全部纳入课程。云南18怪做成了一个动漫,以艺术形式进行保护。大型歌舞《重彩佤山》,是一个集中展示佤族“非遗”文化的精品。文化学院还把东巴文化的传承人请到学院来授课。同时,把景颇族原汁原味的歌曲用民乐来做,旨在传承景颇族的“非遗”文化。

  艺术学院一直以来就把保护、挖掘、抢救、整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为己任,创建了具有特色的民族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体系,建立了丰富而全面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资料库,包括实物收集:民间工艺品、服饰、图腾符号,地方陶器和生活实物等,建立了民间乐器收藏研究基地。以及民族文化视域的音乐人类学研究、民族民间特色工艺产业化、民族民间舞蹈、民族美术、民族民间戏剧、“非遗”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的田野资料,形成了可观的成果。

  傅永寿教授、陈劲松教授主持的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研究”、黄凌飞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民族艺术研究所李坚副研究员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部民族原生态舞蹈文化的艺术学研究”、音乐学院张兴荣教授主持的国际合作项目、日本丰田财团支持的项目“三江并流流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记录、传承与保护研究”、民族艺术研究所石裕祖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等等,以云南众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基本事实为依据,以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为主要考察样式的项目和成果,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历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引入艺术研究领域,关注云南民族文化尤其是地方性艺术的当代生存境遇,对我国的民族艺术理论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目前,“非遗”研究基地正在积极筹措经费建立“非遗”数据库。数据库的建设将通过图形图像工作室、多媒体工作室、数据库、“非遗”展示厅等四个单元的建设,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建立云南“非遗”档案和数据库,为“非遗”保存、展示、传播、研究提供一个开放的共享平台。

  商讯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去云南旅游要多少钱 云南旅游注意事项

下一篇:云南推出17大主题文旅新产品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整形医院咨询 365整形网 五官整容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