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读懂了上海的路名就读懂了中国半部近代、当代史? 中国自驾地理

2023-04-28 06:54分类: 上海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其实这个昵称,出自半个世纪前一位日本作家村松梢风,他在《魔都上海》一书中,用“魔都”来形容这个让他沉迷到不能自拔的城市。

  上海之“魔”,别说日本人了,就连咱中国人都捉摸不透那是一种怎样特殊的气质与魅力。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上海货代表着雅致与时髦,假如亲戚邻里有机会去一趟上海,铁定托他买大白兔、雪花膏、尖头皮鞋;在今天,上海依然很气派,全国人民都向往这个“现代国际大都市”,去看看阔气的上海滩。

  就连上海的路名,似乎也透着一股子“魔性”。今天,我想说,读懂了上海那些趣致的路名,大约能读懂中国半部近代、当代史。

  跟其他地方一样,传统习惯里,人们把城市中路面较宽,有一定商业行为的道路叫“街”;把路面窄,以居住为主的小道称之“巷”或“弄”...还有“里”“湾”“场”作为道路的通名。

  如今走进黄浦区南部的老城厢(十六铺至南码头),在已拥挤破旧的老居住区穿街走巷,还能看到“鸡毛弄”“猪作弄”“里咸瓜街”“外咸瓜街”“王家码头街”“花衣街”...这些古老又略怪的名字,依稀透露出当年的商贸繁华之像。

  如果按时间来算,上海的第一条近代城市道路,应该是1946年确定西界后,英租界道路码头委员会修筑的一条“界路”,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中路。

  此图重点在右边的路牌哈,太难找图了~当年的界路从洋泾浜修筑至南京路;现在的河南中路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路,全长1233米。摄影/-发条汪

  英国人喜欢跑马,把这一传统消遣带到了中国。1850年,英国麟瑞洋行大班霍格等人成立“上海跑马总会”,在界路(河南中路)西面辟筑花园,围着花园搞了条跑马赛道。

  历史上英租界上的3个跑马厅的位置图。图来源/公众号:CGEMA影像档案库

  第二年,租界当局修筑了一条不足500米、从外滩通往“抛球场”花园的小路,取名“花园弄”,因这条路为供外侨散步、遛马使用,“马路”一说由此而来。

  最早的南京东路就是花园弄,后来跑马场周围商铺林立,地价大涨,第二、第三个跑马场相继向西延伸开设...由此奠定了南京路成为“中华第一商业街”的基础。

  最初,租界地区的道路取名十分随意,有个教堂就叫“教堂街(江西中路)”,还有刚刚说的花园弄...但随着市政建设速度越来越快,租界就急需一个较为完整的道路系统了。

  为更方便记忆和利于管理,在英国领事麦特赫司脱的建议下,1862年,工部局重新命名英租界的马路,南北向以中国省级地名命名,东西向则以中国城市地名命名。

  当时,租界的道路与上海老城厢相比,显得井然有序,犹如棋盘,于是,上海人把租界的道路统称为“棋盘街”。

  如从外滩向西的南北向马路,有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山东路、山西路、福建路、浙江路、贵州路、云南路、广西路、西藏路(原为泥城浜)。

  再次po出这张图,虽然不太详细,但大家可以看看路名分布。图来源/公众号:CGEMA影像档案库

  东西向的花园弄改成了南京路,其他的还有南京路以南有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他们把广州和广东混为了一谈)、汕头路,以北有北京路、天津路、宁波路、厦门路、香港路等。

  英国人这波取名操作也是挺溜的,试想下俯瞰当时整个租界的街道,基本就是一个微缩的中国城市分布图嘛。

  仔细研究的话,可以发现早期的路名大多都是英国侵略势力所到之处。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开五口通商,除上海本身外,广州、福州、厦门、宁波、香港不是都用作路名了吗?

  1858年《天津条约》,南京、九江、汉口、牛庄、汕头等地都被开放作通商口岸;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所以有天津路、北京路、圆明园路等。

  不过对于这些路名,中国人民并不买账,依旧按照自己的习惯叫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把南京路叫花园弄,把北京路叫领事馆路(英国领事馆在旁),九江路叫纤道路(原河浜旁航船拉纤之道),汉口路叫海关路(江海关在旁)...

  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宣布合并,这时英美公共租界新筑路的路名,则多以英美侵略者、冒险家的人名居多。

  后来法租界扩张的新界路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曾短暂使用过中国山河为路名,1906年改用对法国有贡献的人名,如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霞飞路(今淮海中路)、福煦路(今延安中路)、贝当路(今衡山路),这几个人名都是法国历史上有名的将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渔村,乘着“洋风”一跃成为“东方巴黎”、远东第一大都市,GDP仅次于纽约、伦敦,远超巴黎,甚至日本东京、大阪的总和。

  那是上海最辉煌的旧年代,黄浦江边不起眼的泥滩,摇身一变闻名全世界的外滩建筑群,于是上海滩、十里洋场的岁月传奇,犹唱至今...

  不过,十里洋场表面风光,“所谓繁盛之区,不过租界弹丸之地耳”。当时最贵的外滩地段每亩地高达20多万,是宝山地价的40倍多,江湾一带却还不到5000。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混乱的政局,进入暂时统一时期。同年,上海被确定为“特别市”。

  当时的旧上海政区早已被割裂成“三界四方”: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华界又被分为南市和闸北,成“局部有序,整体混乱”之势。

  市中心区已被租界占领,原市政府所在地枫林桥地区偏远,为与租界抗衡、并连结华界各区域,1929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推出“大上海计划”(也称“新上海计划”),决定将北邻新商港、南接租界、东近黄浦江、地势平坦的江湾一带(约合460公顷土地)另辟为市政中心。1930年上半年,各项工程开始实施。

  拟定的道路计划以一个“中”字的行政区域为中心,在正西、正东、正北、正南兴建四条主干道,分别是:三民路(今三门路)、五权路(今民星路)、世界路(与今同)和大同路(未建成),可见当时国民政府的政治主张:三民五权、世界大同。

  计划中铺筑的道路多达上百条,如何取名又成了一个问题。经过多次讨论,采用“中、华、民、国”作为首字命名区域内的纵向道路,以“上、海、市、政”为首字命名横向道路,以“府”为首字命名市政府大楼附近的道路...合起来就是: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

  然而一切都在战火中戛然而止。后来“新上海计划”的工程实施,因1932年一二八事变被迫中止,随后时进时停,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全部停工。

  今江湾地区还保留着许多老路名——民庆路、民京路、国权路、国达路、市光路、市兴路、政本路、政修路等等,处处都是“新上海计划”留下的历史印记。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不仅出现许多条“解放路”,带有色彩的路名被更改,还重新起了不少纪念性路名,最具代表的就是“林森路”改“淮海路”,1950年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而改。

  此外,“中正南路”改成“瑞金路”(中共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中正东、中、西路”改“延安东、中、西路”(中共在长征后建立的根据中心),“中正北路”改“石门路”(中共建立的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政权所在地,即今天的石家庄)。

  这一时期的新路名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旧有的以起讫命名,如“曹杨路”(1950年,曹家渡到杨家桥);二、当地简称加方位词,如莘庄镇的莘东路、莘西路等,或加上表达美好祝愿的字词,如颛(zhuān)桥镇的颛兴路、颛盛路等。

  第三种则延续租界时期的中国地名法,但对地名的选择更科学:以同方位的中国行政地名对应上海同方位的马路。

  如位于上海正东的浦东地区,原则上统一使用山东省地名——崂山路、栖霞路、乳山路等;控江路到宝山地区位于上海东北,则统一使用中国东三省地名,如控江路、凤城路、靖宇路、打虎山路、长白路、图门路等;

  普陀区中山北路以北的区域位于上海市正北偏西,使用中国正北偏西的陕西省地名——镇坪路、石泉路、延长路、子长路等等......可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这些路上居住的都是当地人。

  纵观上海路名的百年折腾史,每到一个关键历史时期,时势变革之际,路名也随之变动,往往附之时代、政治、希望色彩,它的意义远远超过文字本身。

  其实不只上海的路名,作为承载中国人历史与情感的每一条路,它的存在都是举足轻重的,如果你有兴趣,大可研究下身边的路名,探究下它的背后,有着怎样值得言说的故事。

  最后,我想说下上海一条临近淮海路的高安路。它闹中取静,院墙林立,梧桐树下一栋栋漂亮的小别墅...想必地价高昂,但为何取的却是一个江西小县城的名字?你知道原因吗,不如留言指教指教?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大上海》告诉世界上海为何很“大”

下一篇:2022年上海中学历史:中考延期安排!附考前重要提醒!请查收!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整形医院咨询 365整形网 五官整容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