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上海市政协调研报告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助力增强城市软实力

2023-04-23 14:07分类: 上海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2022年8月15日,上海市政协文卫体委牵头围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升城市软实力”,开展了重点协商办理提案专题活动。图为活动中委员们实地考察西岸美术馆 金松 摄

  ■ 近年来,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助力城市软实力提升。2021年6月,市委发布了《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之后,《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深化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相继发布,成为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重要指引。目前,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逐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魅力不断彰显。但在提升整体文化能级,提高文化影响力、引领力和标识度等方面仍有不足。

  ■ 2022年,上海市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联合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建立重点专题调研课题组,以“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助力提升城市软实力思路举措”为题,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调研,形成聚焦问题与对策建议的调研成果。其间,市政协文卫体委还牵头围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升城市软实力”,开展了重点协商办理提案专题活动。

  2021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发布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之后,《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深化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相继发布,成为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重要指引。全市各方面深入贯彻市委文件精神和专项规划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各项政策举措和配套措施落地落实,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大力弘扬,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文化魅力不断彰显。具体表现为:

  一是在利民为本中凸显服务力。完成建党“一馆五址”建设与开放,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四大纪念馆景区建成国家5A级景区。推出100个“演艺新空间”和10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建成6249个馆外延伸服务点及创新服务空间。

  二是在培根铸魂中提升引领力。建成15个国家级、147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续两年开展上海文化品牌评估,甄选出235个创新案例并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阵地建设实现全市覆盖,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645万。全国文明城区数量居各直辖市首位。

  三是在促进繁荣中增强凝聚力。打响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驻场演出品牌。《攀登者》等11部作品入选第14、15届“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级出版奖项获得数量名列全国前列。米哈游《原神》以中、英、日、韩四语配音,13种语言字幕,已登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是在产业发展中彰显竞争力。7000多家影视企业落户上海,成为全国展会数量最多、效益最好的城市。电竞赛事收入超全国1/2,网络游戏收入占全国1/3,网络文学销售收入133亿元,创意设计总产出超1.2万亿元。

  五是在延续文脉中扩大影响力。开放历史建筑1056处,设置二维码2957处。上海各类博物馆数量达140余家,与纽约持平。“一江一河”两岸贯通成为上海的亮丽风景线、市民的好去处。杨浦生活秀带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六是在国际传播中提高话语权。以大力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为导向,以上海魅力吸引全球认同。《大上海》泰文版在泰国累计收视人次177.66万,网站浏览109110次。2021年进博会,30个国家和地区380家媒体机构3000余名记者报道信息量约50亿条(次)。《老外讲故事——百年大党》全球全网传播,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累计播放突破16亿。

  一、聚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在满足市民多样化文化需求上赋予新动能

  对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海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助推城市软实力提升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1.人民城市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上海率先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如何更精准地加强内容供给仍有提升空间。上海的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但如何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仍有文章可做。城市更新中的本土传统文化保护有力有效,但如何让人民从城市文脉延续中享受权益仍需探讨研究。

  2.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完善。上海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中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突出表现在部分文化场馆人流量不足、市中心区与郊区特别是远郊地区的公共文化供给不平衡、优质场馆建设与优良软件服务不匹配。

  3.文化产品的市民获得感有待进一步提升。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文化幸福指数高,但高票价的问题仍然存在。文化场馆设施一流,走在世界前列,但文化场馆错时开放的机制有待完善。“一江一河”两岸贯通成为上海的亮丽风景线、市民的好去处,但两岸设施的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

  1.自觉将人民性理念贯穿于文化发展全过程。更加自觉坚持人民城市理念,在红色、海派、江南文化建设和文化规划、立项、投资、实施、服务等全过程,充分体现以人民为本位的导向。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力以赴地保障与文化民生密切相关的供给。着力为文化类企业排忧解难,对各类文化企业给予精准有效的扶持。

  2.全力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围绕提升效能、优化功能、统筹资源、均衡配置、加强特色等方面,制定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把工作重点从硬件建设和框架搭建转移到内容建设和服务质量上来。

  3.着力构建市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保障机制。提升文化设施功能,大力实施全面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级行动,厚植上海城市文化土壤,推出一批“最上海”文化实事工程。创新个性化服务举措,重点做好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来沪务工人员、生活困难群众的文化供给保障。

  二、聚焦提升“上海文化”影响力,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工程,在推出更多文化精品力作上探索新机制

  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目标,不断推动文化艺术领域的生产关系变革,破除阻碍文化生产力的陈规陋习,出台《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上海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实施文化文艺创作专项行动和文艺攀高峰工程,显著活跃了文艺创作。但上海在贡献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显示在全球的可见度、标识度、美誉度等方面,与世界一流水准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1.文艺原创品牌有待进一步擦亮。从总体上看,由上海原创并且风靡世界,从“上海出品”走向“世界经典”,在国际评比中荣获大奖的优秀品牌作品至今为数不多。

  2.文艺院团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与国际一流比,上海在以文艺院团为重点的艺术领域改革的制度设计上、改革力度上、院团核心竞争力打造上、“两个效益”提升上、创作演出上、艺术管理上,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3.“出人出戏”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上海文艺的繁荣,上海“出人出戏”呈现出国际化态势,但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家和力作仍然是凤毛麟角,需要在管理、创作、舞美、媒体与评论、研究、营销、教学、机制等各环节全面发力、联动提升。

  1.实施文艺原创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和完善上海文艺创作平台,开展上海文艺创作大师计划,形成尊重原创、鼓励冒尖、呵护创新的支持机制,推出更多更好的“上海原创”“上海出品”,形成全链条发展的活力,并整合文艺原创资源,建立文艺原创目录。

  2.深化文化艺术领域创新改革。着眼于文化艺术发展的国际化新趋势,聚焦艺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调整与优化,持续深化以“一团一策”为重点的文化艺术领域改革。以提升软实力为目标,以重塑上海模式和特色为牵引,进一步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制订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着眼于提升文化艺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坚持内容为王、营销制胜,打造演出全链条。

  3.完善重大文艺原创激励机制。围绕着文化价值取向构建激励机制,向音乐剧等一批更受市场欢迎、具有“走出去”前景的门类倾斜,以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反哺原创环节。优化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重大文艺原创激励机制,持续改善激励条件和环境,努力为文艺原创精品的持续涌现和文艺舞台的进一步繁荣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聚焦扩大文化市场新消费,做优做强文化价值工程,在建设国际文化消费城市上取得新进展

  出台了《上海市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若干措施》,改善文化消费模式,优化文化消费结构。但对新形势下文化消费新业态的培育和引导还有待加强,精准施策和分类推进的举措还有待创新,在文化消费内涵丰富和市场潜力激发方面仍有发力空间。

  1.文化产品价格与市民消费能力不相适应。上海有大量的文化产品在政府引导下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也有一部分文化产品实施了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但优质文化产品的价格与消费支出水平不匹配,文化产品的丰富度和选择性还不够。

  2.文化产品种类与市民消费需求不相匹配。文化消费生产与供给的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品种需要不断丰富,市民在文化场馆云体验、线上展演、知识付费、现场文化熏陶等的需求亟待给予充分的满足。

  3.文化消费政府支持与引导机制有待完善。总体上,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产品与市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存在脱节,政府引导机制尚不能适应新老并举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大众文化消费的导航、导读、导赏、导览机制亟待创新。

  1.全力打造国际文化消费中心城市。采取切实举措,积极创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城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彰显上海作为国际文化消费中心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标准服务的功能。建立市民文化消费目录,发挥全市重点文化功能集聚区的优势,着力为市民推出一批广受欢迎的文化消费菜单,让参与、享受、体验文化消费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

  2.探索建立政府对文化消费的补贴机制。从创新文化消费机制、更好满足市民文化消费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扶持方向。建立市民文化消费平台,让市民通过平台购票获取补贴。发放文化消费券,激发市民参与文化消费热情。

  3.努力完善供需匹配的文化消费支持体系。发挥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优势,提升市、区、街镇三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品质,并依托文化新媒体、在线新经济的双重属性,大力开发文化消费新模式。激发文化消费市场活力,打响文化消费的上海品牌。创新建立长三角文化消费联盟,并建立工作例会、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机制。布局一批“一江一河”两岸文化消费网点。

  四、聚焦激活未来文化创造力,全面推进文化数字工程,在提升数字文化发展能级上打造新引擎

  立足体现文化领域数字化全空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和全价值“五全基因”,出台了《上海市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发展数字文化新型业态、新型企业、新型模式和数字文化云、数字文化服务、数字产业、数字场馆等方面已经开篇布局。但面对全球数字化激烈竞争,对标国际一流,在推动文化生产数字化、文化传播网络化、文化体验虚拟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够、不足、不强的问题。

  1.文化数字化发展方式有待创新。上海的文化数字化步伐较快,文化数字化应用广泛、成果突出,但在开发文创产业六大数字关键技术并申请技术专利数量方面,在全国城市中总量和人均数量低于北京和深圳,重点文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速度亦不够快。

  2.文化数字化技术标准有待建立。上海文化数字化工作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数字人文系统、数字文化地图、数字漫画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缺乏上海首创、高端引领、普遍有效的技术标准。

  3.文化数字化发展空间有待拓展。上海在推动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文化空间方面,包括建设数字图书馆和美术馆、智慧演出场馆、数字展览空间、数字创意园区、数字公共文化产品配送、数字服务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亟待在深度和广度上迅速拓展。

  1.加快提升文化数字化转型发展能级。要开源扩容,加大对于数字文化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要抢占赛道,大力发展文化新业态;要虚实互动,把线上和线下的文化场景进行双向联动;要转中做大,鼓励工艺美术、出版印刷、演艺娱乐、图书零售等行业加快数字化升级,在转型中壮大规模。

  2.出台对标国际的文化数字化标准体系。适应文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在已有的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基础上,加快制定和完善《数字图书馆建设指南》《数字博物馆建设指南》《数字美术馆建设指南》等标准。结合上海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要求,加快上海文化旅游行业数字化标准化建设。针对上海具有领先研发优势和较大市场占有率的重点领域,率先研发对标国际的文化数字化标准体系。

  3.打造元宇宙场景下的全球数字文化之都。建设多个元宇宙文化集成创新中心,积极引进相关项目和企业,推动元宇宙成果的跨界应用,并把上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会展、节庆、赛事、体验空间和娱乐项目等融入元宇宙生态圈,创造更多依托元宇宙的文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五、聚焦把握文化业态发展规律性,加快推动文化融合发展工程,在营造文化包容发展环境上开辟新路径

  出台了《上海市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动构建良好文化生态,文科融合、文旅融合、文商融合、文教融合、文金融合等形成良好发展态势。但对标国际一流和国内先进城市取得的成绩,在包容度、活力度、融合度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

  1.文化发展环境包容性不够。上海是一座具有文化包容性的城市,但在文化包容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方面仍然有待加强,上海文化的参与率也有待提升。

  2.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活力不足。上海的民营文化发展较快,但仍然缺少一批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民营文化机构排头兵,上海不同体制的文化机构之间还存在一些藩篱,包括在民营文化主体承担公共文化场馆的投资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有形和无形的障碍。

  3.“文化+”发展的融合深度不够。上海的文化+融合发展势头良好,但在鼓励文化新型业态、新型企业发展,推进文化+旅游、文化+商贸、文化+教育、文化+金融、文化+城市建设等融合发展等方面,仍然有许多堵点和痛点。

  1.着力破除文化生态培育的制约瓶颈。深入落实“放管服”和“证照分离”改革要求,进一步创新文化领域“放管服”改革举措,构建审批绿色通道,大力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市场准入服务,并在各个专业领域加强协同治理,使上海成为“文化+”领域中知识产权保护最为有效的城市。

  2.积极营造社会主体参与的良好环境。创新参与清单,打造多元文化主体参与上海文化建设的一流营商环境,制定社会主体参与文化长效机制,并发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优势,使上海成为全国对外文化开放度最高、流通最便捷、制度最透明的城市。

  3.探索建立文化发展的负面清单制度。着眼于特大型城市的特点,严格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消除文化市场准入的隐性壁垒,健全文化要素市场运行机制。

  4.抓深抓实文化+融合发展的实施行动。打造上海文化+融合发展平台,构建富于创新活力的文化生产力体系,把优质的文化产品、服务、品牌等作为生产力要素融入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从制度层面推动文化和旅游的空间融合、产品融合、服务融合、市场融合,加强优秀文化项目推广力度。

  六、聚焦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着力构建文化展示工程,在对外讲好上海和中国故事上凸显新魅力

  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上海在扩大对外文化传播方面需要创造更多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1.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不足。上海善于“讲故事”的人才数量有限,“播故事”的载体平台数量不多,对于“听故事”的对象知之甚少。

  2.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项目不多。上海在国际上的文化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但参与国际竞争的影视类项目、演艺类项目、文创类项目、大型活动类项目不够多,排名世界前列的重大文化类项目更是屈指可数。

  3.已有文化活动的国际影响力不强。上海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活动,获得最高知名度、认同度和美誉度的成果不多,有的还是空白。在世界遗产、剧院数量、电影节数量上,上海也与世界城市有差距。

  1.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文化话语体系。契合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助力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需要,用开放的思维,充分发挥上海建立第一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优势,开发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世界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项目,在“创故事”“讲故事”“播故事”等多个环节共同发力,开发出体现上海魅力、国际话语、全球流通的大量优秀文化成果。

  2.孵化熟悉国际规则的文化领军企业。加强企业培训,引导企业了解自由贸易协定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规则,采取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和实施细则,帮助文化企业解决通关、物流、信息、人才、跨境投资及展览、展演、洽谈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3.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平台。以构建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征、上海特点的国际文化话语体系为目标,大力提升一批数字文化头部平台,鼓励主流媒体扩大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加强与国际著名传播平台合作,推动优秀中华文化项目“出海”。提炼上海文化的核心理念、主打品牌、主要内容,颁布《上海文化品牌国际推广手册》,针对海内外多样化的受众,设计体现中国故事、上海故事的品牌形象,制作多语种、多媒体、多样式的推介版本。

  七、聚焦打造文化创新策源地,大力实施文化创新工程,在打造文化要素资源集聚高地上彰显新形象

  出台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推进文化创新,上海在全球“创新城市”中的排名不断提升。但上海在集聚文化创新资源,厚植文化创新土壤,提升文化创新能级的系统性、可持续、国际化方面仍有不足。

  1.文化创新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上海的文化创新制度体系仍然有待完善,包括资源配置体系、考核指标体系、激励促进政策等机制创新任务仍然很重。

  2.文化建设评估方式仍需创新。上海现有的评估方式,在对标国际、彰显特色、领先潮流的创新意义上着力不足,难以反映文化新要素、新业态、新趋势。

  3.文化建设对软实力的贡献不足。文化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文化在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中的功能还需不断优化,文化在上海城市空间广泛渗透还很不足。

  1.创新构建文化大都市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契合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助力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需要,对构建科学性、精准性、操作性相统一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考核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体现“国际共识、中国特色、时代趋势、上海标准”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上海文化品牌标准。

  2.着力完善文化创新全过程的法治保障体系。全面贯彻《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加强对传承弘扬红色、海派、江南文化,发展文创产业,保护可阅读建筑,规范街头艺人演出活动等的立法研究,不断完善上海的文化法治体系。在文化领域进一步依法明确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建立健全文化的综合执法体系。

  3.打造文化创新要素汇聚的世界引领高地。坚持用国际标准、世界水平,聚力打造上海文化人才高地。建立上海文化创新目录,实施上海文化创新计划,引领和推动上海文化创新,使上海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创新策源地,吸引国际上的文化创新机构、投资等要素汇聚上海。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2022年上海孔子文化节开幕 沪台携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下一篇:SISU 《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研究》国际期刊在上外发布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整形医院咨询 365整形网 五官整容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