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为什么在上海诞生 《诞生地》详细解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推出的大型理论文献片《诞生地》,即将于6月28日播出。该片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立项的重点项目,已入选国家“十四五”(2021-2025)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以5集、每集50分钟的体量,依托散布在上海市区众多的红色纪念地,串联起中共党史上具有开创性、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诞生在上海的重大问题。
本报讯纪录片《诞生地》即将播出,它的主创团队是长期深耕历史类纪录片的SMG纪录片中心谢申照冯迪韡工作室。青年报记者6月25日晚也专访了这两位身兼总制片人、总导演和分集导演的知名纪录片人,她们表示,中国建党初期的历史,用电视来表述“其实没有优势,因为太缺画面了”,但她们尝试用上了多种高科技拍摄方法,保证了将这段历史讲得深入透彻又颇具艺术气息。
提起谢申照冯迪韡工作室,喜欢纪录片的观众都不陌生,这个团队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就制作了《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在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制作了《浦东传奇》,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又制作了《上海解放一年间》和《彩色新中国》。“在重大历史节点没有缺席,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并且我们希望用真实的历史、生动的故事、鲜明的人物,来激发观众共鸣。”冯迪韡说,“同时,我们作为上海的媒体,发掘这座城市的历史,也是我们的责任。这些年,我们用历史纪录片展现了这座城市在抗战时期、建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这次建党时期各个阶段的真实历史,以及给这座城市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
作为一部重大理论文献纪录片,《诞生地》其实是“规定”了聚焦重点和时间轨迹的,但怎样将这段很多观众都耳熟能详的历史讲出新意?团队在前期也是多番探讨,最终,她们将这段历史放在了一个更宏大的时代背景、更有纵深感的时间纬度去展现。“在片中,我们有一些今昔对比、今昔呼应的段落。”冯迪韡说,像在第二集中,“1921年7月,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时,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100年后,中国党员人数超过了9100万,基层党组织近500万个,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
这个团队制作的纪录片,经常能让人动容,是因为她们对这座红色城市的真情投入。冯迪韡在采访中,曾引用了总撰稿王韧在《诞生地》总片引中的一句话,“这座城市无论你是远远地眺望她,还是你走进去,抚摸她的一砖一瓦,你都会产生丰富的感受。”她说,这句话“可以表达我们对这座城市的理解与感情”。
这部纪录片25日也放出了预告片,里面红色纪念地、历史人物画面、现实画面,镜头语言十分丰富。然而,主创团队告诉记者,拍摄之前她们其实非常犯愁——众所周知,上世纪初的很多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不要说视频了,连照片都很少,这对电视来说,无疑是个短板。主创团队绞尽脑汁,最终,沙画、棚内LED屏、探针镜头等众多艺术、技术方案都被用上,“短板”变成了“特色”。
像在第三集《到工人中间去》里,“有的重要的工运领袖只有一张照片,而且也是大众不太熟悉的人物。我们总导演徐冠群老师和分集导演,与沙画老师一起构思设计,最终用沙画演绎,把故事细节表现得很生动,很感人。”冯迪韡说。
棚内LED屏拍摄,则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在前不久刚闭幕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期间,还曾引起过业内的热议。“此次用棚内LED屏拍摄,我们大部分都是和实物结合,在棚里构建一个有层次的空间,可以让镜头的运动轨迹更丰富,对细节、对情感的表达更精准。”
比如,第二集中提到“社会学系学生阳翰笙就住在时应里的过街楼上,与教室只有一步之遥。据他回忆,瞿秋白、施存统等年轻教师晚上经常到学生的住处来,大家围在一起探讨问题、热烈辩论。瞿秋白喜欢喝点酒,有时谈到兴头上,大家会一起唱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石库门弄堂里的灯光,如同暗夜里的星火,照亮了一颗颗年轻的心。”
在商业广告里用得较多的探针镜头,能够实现很多在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角度下拍摄出想要的镜头效果,呈现特殊的视角。“我们是用来拍模型和纸质的资料的,比如我们在第四集《为着解放的新文化》中用探针拍摄了左联五烈士的很多作品,与拍摄的话剧画面结合——今年也有几部表现左联的话剧,我们也去拍了——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冯迪韡透露。
主创团队表示,作为一部重大理论文献纪录片,《诞生地》的拍摄也是尽量尝试了历史题材的各种表现手法,“我们希望探索出有自己风格、也能被观众接受和欣赏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