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四史”学习·学史明智|见证历史变迁的上海建筑

2023-04-18 14:10分类: 上海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新中国的历史,既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用鲜血和汗水写就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继往开来、不断前进的现实基础。上海作为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基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马克思主义传播重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座城市既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又紧跟时代步伐,始终走在前列。上海与新中国的变化发展紧密相连,而城内各色各样的建筑则默默地见证着一切。今天,我们从中选取一部分代表性建筑,分享它们多年来的变化发展,折射出我们国家、我们党的探索与超越。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二天,五星红旗出现在大楼顶端,这是当时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也是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1955年,大楼成为上海市民政局、规划局、园林局、卫生局、环保局等机关办公处,并称为“老市府大楼”。

  1993年,全国第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在这里制定,由此引发了上海从社会救济到社会救助的制度大变革。这条保障线与职工最低工资线、失业保险相衔接,构成了上海3条保障线,实现了社会全覆盖。

  2000年后,大楼里的行政职能部门纷纷搬出,社会组织一个个搬进,老大楼见证着“小政府大社会”的萌芽和发展。社会组织日益承担更多的社会公益服务,助力政府职能转变。

  2007年,也是在这幢大楼里,上海市社团局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年金制度”试行办法。政府采取税收优惠、税前列支等经济手段,鼓励社会组织为从业人员办理新型补充养老基金,使得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养老更有保障。

  2014年,黄浦区政府、上海地产集团联手,成立上海外滩老建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推进工部局大楼的保护性综合改造。

  2018年,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改造项目试桩开工仪式举行,大楼的保护修缮工作拉开帷幕。未来,这里将成为高端现代服务业历史经典街区,融国际金融办公服务平台、中央活动区文化标杆、城市共享公共空间为一体。

  多年来,这幢大楼始终屹立于此,记载了现代上海市政管理的历史谱系,也反映出新中国政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广义的南京路包括南京东路与南京西路,作为上海最繁华、最具代表性的商业中心之一,这里的种种变化成为时代进步的缩影,也是新中国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见证。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永安、大新、先施和新新)在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后,顺应市场的需要,浴火重生。1953年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迁入上海大新大楼。1954年上海永安百货建立,1966年后更名为国营东方红百货商店,随后再次更名为上海十百,直到1988年改为华联商厦。1956年上海时装公司进驻先施公司旧址。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路商业街无论从外观到内涵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在这份方案的指导下,上海市又制定了《南京东路地区综合改建规划纲要》,黄浦区对南京路上的第一百货、时装公司、第一食品公司等200多家名特商店进行全面改造,改善购物环境,推出特色服务。南京西路与南京东路均以商业街定位布局,使得东西合一的“南京路”被公认为“中华商业第一街”。

  1990年至1992年,开展南京路霓虹灯1-3期工程,使南京路大放光芒,有了“中华灯光第一街”的美称。1992年,南京路开展十大工程再造八大商厦(医药一店、协大祥、长城、大庆、南洋、协群、三联、中国照相),改建区文化馆、大光明电影院,南京路商业街跃上一个新台阶。

  1995年5月1日,国务院宣布实行“双休日”,对南京路周末的人流、车流、商品流进行调查,1995年7月起试行周末步行街,1999年南京路(河南路至西藏路段)建成全天候步行街。此举提升了这条驰名中外的商业街品味,并拓展了其旅游、文化功能。

  步入21世纪,南京路商业街调整商品经营策略,定位中高档商业街。近年来,随着电商崛起,南京路步行街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2018年底,南京路步行街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全国首批试点改造提升的高品位步行街之一。目前,南京东路完成了5G信号全覆盖,下一步将在整体规划、美化景观、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商品布局等方面全面发力,进一步突出“购物、旅游、休闲、商务、展示”等综合功能。

  这条道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新的商厦群体及宾馆拔地而起,大型商厦与百年老店、名店、特色商店交错林立,互为衬托,现代化的大型、高层建筑使它更加绮丽繁华。自建国以后,我国逐渐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愿景,南京路以日新月异的面貌描绘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壮美画卷。

  博物馆建筑原为上海跑马总会大楼,解放后相继被用作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美术馆,最后演变成为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是以城市为线索、以革命史为脉络的展示上海地区的城市历史和革命历史的一座地质性的博物馆,既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场所和城市地标,也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及优秀历史建筑。

  目前馆内共收藏了11万4000多件文物,几千件上海老照片,及大量文献资料,这些文物涉及方方面面,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既代表了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也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

  1950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经过反复比选论证,9月中旬,中央政府最终选定上海作为制作地。经过紧张的工作,首批直径1米的铜质国徽于9月底从上海送往北京等地用于国庆典礼。

  馆中收藏了宋庆龄的一些物品,包括过年时的菜单、代购上海糕点的委托信、记录菜谱的笔记本,这些生活化的展品使得她的形象丰满起来,也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人民物质富足、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上下、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渡过了难关,这突显出我国先进的政治制度、一流的医疗水平,也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及时征集到了上百件涉及上海市各区县、各领域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抗疫见证物,从漫画手稿、乐谱、海报到登机牌、证章、签名墙、音视频……形式载体多种多样,见证了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团结,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在上海历史博物馆,那些留存下的老物件还在诉说着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一个个新物件则展示着当下、引领着未来,无论时隔多久,这栋承载丰厚历史积淀的老大楼依然散发着令人神往的光彩。

  2019年11月5日,习总书记考察上海时谈到:“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这些古老而又崭新的建筑,迎来送往了无数忙碌奋斗的人,历经了几十年的岁月,一直屹立在上海土地之上,时而喧嚣散发活力,时而沉稳内敛,它们静静诉说着祖国的过去,也将见证祖国繁荣昌盛的未来。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篮协重罚江苏上海史无前例共罚款1000万二李晚节不保生涯结束

下一篇:“进口”与“上海”的历史渊源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整形医院咨询 365整形网 五官整容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