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非遗技艺 传统美食香飘万家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民象征幸福、和谐、如意的寄语。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源于壮族传统农耕社会生产生活,依托武鸣“壮族三月三”等民间节庆习俗传承发展。它的技艺及制品已成为壮族民众重要的民族文化符号,也成为助推武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10年5月,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列入广西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7月,在广西壮乡民俗文化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的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传承基地成为武鸣区传承发展壮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基地展馆及相关场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设有多个展区,通过图文、影像、现场体验等方式对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进行宣传和展示,让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壮族特色文化,为武鸣开展传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武鸣区积极加强保护工作平台建设,目前建有太平镇庆乐小学、伊岭岩风景区、城区13个镇文广站、广西壮乡民俗文化有限公司等16个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传承基地。
从小在武鸣长大的黄硕英制作五色糯米饭已有40多年,她制作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晶莹剔透,味道清香可口。为传承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黄硕英经常把制作五色糯米饭的传统方法教给邻居、亲朋,还有许多群众慕名跟她学艺。潘红华以传承基地为阵地,长年开展“月月节”民俗节庆活动,教授学员制作五色糯米饭,现有徒弟300多人,拥有一支人数众多的传承队伍。
目前,群众自家传承状况良好,已研发生产以壮族五色糯米饭为主项的系列民俗风味特色美食产品:五色糯米饭、五色馍、五色糕、五色粽、凉粽、五色汤圆、五色香芋团及糯米海鸭蛋、糯米甜酒、糯米血肠等,且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市场品牌。
陆斡镇忠党村设立扶贫基地,由传承人进行技术指导,村民负责糯米稻、染料植物的种植,为制作五色糯米饭提供优质原材料,形成产业化发展道路。2020年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建立非遗扶贫工坊,解决了当地部分贫困户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梦。
太平镇庆乐小学作为自治区级非遗展示中心传承基地,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壮乡新人的重任。校园内种植枫叶、红兰草、紫兰藤、栀子等天然染色植物,设置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培训课程,聘请传承人进校园教授孩子们制作壮族五色糯米饭技艺达800人次。此外,武鸣区还在武鸣职校举办“非遗进职校”活动,现场传授在校学生制作壮族五色糯米饭技艺,为职校孩子就业做好谋划,受益学生达5000多人,社会反响良好。
湘光织锦坊位于宾阳县宾州大街临浦路,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推广中国壮锦,以壮锦竹笼机纯手工编织壮锦,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从单一的壮锦壁挂、围巾等发展到壮锦工艺包和服饰系列产品,可参观学习。
咨 询 电 线;宾州古城位于宾阳县县城北,包括三联街、南街、外东门街和宝水江在内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宾州古城始建于宋朝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至清代进入鼎盛时期,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是宾阳古代县、州、郡治地所在地,宾阳建制伊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岭南地区古代重要的商埠。
宾州炮龙文化园位于宾阳县宾州镇镇兴社区宾州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内,是宾阳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宾阳炮龙的传承和发展基地。园内设有剧场、非遗展馆、开光台、灯酒宴和炮龙工艺制作基地等,提供多样服务。
古辣稻花香里位于宾阳县古辣镇,拥有独具岭南特色的明清建筑群蔡氏书香古院和清幽的古村落,环境优美,行走其间宛如置身江南水乡,周边还有以“稻田艺术、农耕原乡”闻名的大陆村稻田艺术景区。
传承基地位于伊岭工业集中区广西壮乡民俗文化有限公司,基地设有壮族民族产品及土特产品包装、壮族服饰及壮锦、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培训体验、农耕稻作文化等10多个展示区,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了解壮族五色糯米饭的历史渊源、主要技艺特征和价值、制作过程及造型设计等知识。
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游伊岭岩享受优惠:1.广西区外游客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免景区大门门票,如需游览景区岩洞请另外购买岩洞票(40元/人)。2.广西区内游客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享大门门票5折优惠(10元/人),如需游览景区岩洞请另外购买岩洞票(40元/人)。3.持诚信卡的游客,可免费游览景区。
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全国范围成年人购票可享门票半价优惠,即20元/人(法定节假日和2021“花花”音乐嘉年华活动除外)。在景区内餐厅可享用武鸣区、马山县的特色菜,还可以租赁帐篷体验星光露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