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新闻发布会

2023-04-17 17:09分类: 北京名人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8年2月9日(周五)下午3:00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新闻发布会。届时,市规划国土委、市统计局有关领导将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日前,市政府审议通过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为我市制定和实施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空间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了满足各位记者朋友的信息需求,今天我们专门请到有关单位的领导向大家发布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的有关情况。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副巡视员陶志红女士,北京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万标先生,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伯钢先生。首先有请陶志红副巡视员发布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情况。

  嘉宾:[陶志红]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经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北京市政府批准,今天由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下面我将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主要成果和相关情况向各位作简要介绍。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地理区域、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江河湖泊、土地利用与地表覆盖、城乡布局、生态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服务的重要保障,是综合掌握国情国力和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的重要基础。

  嘉宾:[陶志红]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普查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国务院普查办的要求,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投入1000余名普查人员,对我市1.64万平方千米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全面普查。 在叠加了各委办局专题数据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形成了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地理国情数据,建成了数据量达5TB的数据库,圆满完成了这次普查任务,首次摸清了我市地理国情“家底”。 这次普查成果的特点:一是全面,对全市实现无缝隙全覆盖普查,普查成果覆盖了全市域每一寸土地,做到了影像全覆盖、调查核查全覆盖、要素全覆盖;二是真实,遵循“所见即所得”原则,地表现状是什么,普查就如实反映什么;三是精细,在国家内容与指标基础上,根据我市情况,在房屋、用地、交通、水务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进行了扩充和细化,采集的最小图斑对应的实地面积为100平方米,精准反映了我市地理国情现状;四是丰富,本次普查成果形成的数据库容量相当于260万册电子书(或1.3万部电影)的数据量,形成了统计分析报告40个、图集图册17册,挂图172幅、地方标准6个和专利3项等成果。五是综合,收集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10个部委、市统计局等25个委办局的135类数据,在此基础上,查清了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分析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成果可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

  嘉宾:[陶志红]根据国务院普查办的要求,《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的普查结果显示,全市种植土地、林草覆盖、裸露地、水域等自然地理要素面积1.34万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2%,房屋建筑(区)、铁路与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等人文地理要素面积约0.3万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8%。 此次普查查清了各类地形地貌的面积和空间分布。全市海拔均在2500米以下,海拔500米以下的区域面积1.08万平方千米、占市域面积的66%,海拔在500-1500米的区域0.55万平方千米、占市域面积的33.5%,海拔在1500-2500米的区域面积0.01万平方千米、占市域面积的0.5%。平坡地、较平坡地占市域面积的45.3%,缓坡地、较缓坡地占市域面积的22.1%,陡坡、极陡坡地占市域面积的32.6%。 查清了种植土地(包括水田、旱地、果园、茶园等9种类型)的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总面积为2937.24平方千米(约44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7.90%。中心城区66.53平方千米,中心城区之外2870.71平方千米。

  嘉宾:[陶志红]查清了房屋建筑(区)的面积和空间分布。占地面积为1466.09平方千米,占市域面积的8.93%,中心城区396.66平方千米,中心城区之外1069.43平方千米。这里说明一下,房屋建筑区不等同于单纯的房屋建筑,如果一个小区内的绿地或绿地达不到单独采集的标准,就会和房屋建筑一起,算在一个房屋建筑区的面积。从数据可以看出,房建筑区主要集中在六环以内,二环内超过一半的面积是房屋建筑区,三环内的范围内也是接近一半都是房屋建筑区,六环外只占不到6%。

  嘉宾:[陶志红]按照“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原则,普查成果积极应用于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副中心及冬奥会冬残奥会规划建设、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浅山区规划、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工作,通过把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与卫星影像、规划审批数据进行对比评估,查清了违法建设的底数。此外,还开展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地级以上城市空间格局变化、海绵城市下垫面等多项国家级、市级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

  嘉宾:[陶志红]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根据新修订《测绘法》规定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目前已完成 2017年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今后将实现普查成果常态化更新维护。二是制定数据共享管理办法,加强数据使用管理,根据不同使用权限,向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公众免费提供数据资源。三是加强成果分析应用,充分挖掘国情普查监测的大数据价值,为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及政府各部门的管理提供数据服务。 普查公报将在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官网和“天地图·北京”网站上公布,企业和市民可直接查看。 我介绍的情况就是这些,欢迎社会各界多关注、多利用普查监测成果。最后我代表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关心支持我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上级部门、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普查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上是我对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有关情况的介绍,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陶志红副巡视员的全面介绍让我们对普查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下面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请大家提问。

  嘉宾:北京日报记者:请问什么是地理国情,地理国情普查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这次普查中,有没有什么数据跟老百姓概念中不太一样的?

  嘉宾:[陶志红]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地理区域、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江河湖泊、土地利用与地表覆盖、城乡布局、生态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是城市最基础的地理信息。地理国情普查这次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2013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决定用三年时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力求全面查清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以及空间分布情况,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规划做了基础。二是作为各级政府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编制城乡规划,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三是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公众的重要支撑。地理国情普查是各部门各行业普查调查的重要基础,各部门各行业都能用到我们的数据,公众也能用到我们的数据,为市、区政府在进行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调查统计等等工作方面我们都能提供数据服务。

  嘉宾:[记者]北京广播电台记者:之前很多部门也有一些包括森林、水利的调查,这次调查和他们开展的普查调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嘉宾:[吴万标]普查作为全面客观了解特定领域的基本情况,是重要的手段,目前越来越多被政府部门所采用。比如我们国家现在开展的各类普查,包括统计部门的比如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包括刚刚结束的农业普查,规划国土部门除了国情地理普查,还搞了土地普查,水利部门搞了水利普查,环保部门搞污染源普查,现在各类普查比较多。从这次地理国情普查来看,是国土部门建国以后开展的对全国地理国情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普查。因为是地理国情普查,所以肯定是以查清全国和各个地区地理国情作为主要目的。因此在普查设计过程中,要依据这个目的,确定普查的原则、普查内容和普查方法等。所以跟其他普查也肯定是有区别的。 具体地说,这次普查和森林普查、水利普查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地理国情普查采集的原则跟其他普查有区别。这次地理国情普查采用的是“所见即所得”标准,依据遥感影像,并且结合野外调查和核查,记录当时当地地表覆盖的真实情况。当时不考虑各专业部门管理层面上对地物类别的属性划分,比如在城市道路两侧都有绿化带,土地部门在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查的时候,这些绿化带作为建设用地归类管理的。但是这次地理国情普查,如果面积大于100平米,就按照绿化林地或者草地进行采集。而不过多考虑地表管理的属性和类别。

  嘉宾:[吴万标]二是采集内容非常全面。这次普查共分了10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135个三级类,整个普查结果、普查的数据非常全面详细。这些全面详细的结果可以满足编制规划、国土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甚至包括安全保卫、公共服务等多个部门,对空间数据的需要都能够很好地满足。 三是普查时点不同。按照国家普查方案的统一要求,这次普查是以2015年6月30日为统一时点。很多部门很多普查的普查时点都以年末,12月31日普查为主。但是这次地理普查以6月30日为时点,主要是想摸清楚在北京辖区整个地表覆盖的真实情况。包括地表生物,各种植物的线日从时间来看,是地表生物最丰富的时候,如果到12月31日有很多地表生物就没有了,这是最丰富的情况,在这个时点搞普查,最能真实反映地物的真实状况。为了保持普查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今后国土部门和有关部门地理国情的监测时点也确定在6月30日。

  嘉宾:[吴万标]四是采集的精度不同。本次普查采用优于0.5米的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为外业工作底图的精度提供保障,加上普查期间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从而使普查采集图斑精度有较大提高。如此次普查采集水田、果园时,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400平方米;采集绿化林地时,城市地区最小图斑对应的实地面积为100平方米。这个跟其他发布的数据和管理的精度是远远地提高了。 这四个方面的区别,是地理国情普查和其他类似普查主要的差异。因为有这些差异,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媒体朋友在用数据的时候,这次普查成果发布的数据可能跟一些部门的数据会有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原因就在前面四个方面,或者换一句话说,可能跟我们的口径会有一些出入,普查的口径或者普查的标准跟日常的管理还是有差距。比如水务部门在算河流的时候,水务统计的标准是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本次普查的统计标准是长度大于500米,所有数据都与有关部门进行了校核,证明数据是客观准确的。但是有差异,主要是口径不一样,口径有差异,按照国家、市政府的有关要求,有关部门将在今后动态维护中进行进一步整合,同时地理国情普查的数据也可以为其他的数据相互补充,可以结合使用,相互校核,相互补充。按照国家和市政府的要求,此次普查成果奖成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地图,并且每年要进行动态更新,形成全市空间一张图,今后各项普查应该以这张图为基础进行叠加和更新,实现数据的共享,也避免出现重复的建设。

  嘉宾:[记者]中国日报记者: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已经结束,随着北京今后的发展变化,这次普查的成果会不会及时更新?

  嘉宾:[陶志红]你提的问题非常关键,虽然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虽然结束了,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城市在不断变化,如果普查成果不及时更新,将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对地理国情成果的需求。2017年4月,修订通过的新《测绘法》中明确要求依法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地理国情监测纳入常态化监测范畴。这样动态维护就有了法律的支撑,纳入了法治化轨道。地理国情监测实际上是普查工作的一个延续。通过常态化的监测,可以保障数据的及时更新。我市2017年已经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今后要继续开展监测,形成常态化、定期维护这套数据,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今后这套系列数据将成为城市规划实施,城市体检和规划实施评估的重要技术支撑。

  嘉宾:[记者]中国测绘报记者:请问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采用了哪些新技术,怎么保证数据成果质量?

  嘉宾:[杨伯钢]感谢提问。在普查整个过程中,如何使用先进的技术,如何保证成果的质量,这是我们在普查设计之初以及普查整个过程中,包括验收环节所有的专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刚才已经介绍到这次普查是由国务院统一领导,所以规格高、要求高、种类多、内容全,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而且提出了要在整个过程中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高要求。所以在这次普查之中,我们在整个普查的生产采集过程和质量保证过程中,都力求有所创新。 在新技术这块,我们采用了大量先进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一是采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获取了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和航空遥感影像,在此基础之上制作了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大大提高了普查内容的采集效率和最后的成果精度。 二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此基础之上,研发了地理国情数据半自动化采集方法,比如水面的提取,比如绿地的提取,都是通过自动方法所提取的,这样大大提高了采集速度和数据精度。 三是采用GPS技术,自主开发外业调绘软硬件平台,实现了内外业一体化,降低了外业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保证整个普查按时完成。 四是综合采用了时空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获得大量有用数据,支撑了数据建库、统计分析和监测应用各项工作,特别是在统计分析中,我们又采取了先进的数学模型,而且自主编制了数学模型,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综合统计分析和专题统计分析,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使用价值,提升了社会效益。 在整个普查过程中,还应用了无人机、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合成孔径雷达、超站仪等一系列的测绘前沿性新装备,保障了普查工作高效、准确开展。

  嘉宾:[杨伯钢]从在质量管控来说,由于有时间节点要求,这次普查成果必须一次性验收合格,所以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成果的质量。 一是质量管理方面,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体系管理,将按照和质量风险降低到最低。 二是设计了一整套数据质量检验工艺流程,再生产作业每一个点,以及数据采集阶段和时点核准阶段都严格按照国家的行业标准进行检验,而且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增加了检查的比例,增加了检查的次数和增加了检查的人员,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就让数据质量合格。 三是研发了基于规则库的数据检查软件,采用人机互动的技术,交叉采用多套质检软件反复检查,确保普查数据成果一次合格。通过以上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我们最终普查成果通过了国家和北京第三方的质监机构的验收,达到了99%,这次普查的数据成果质量可靠。

  嘉宾:[记者]中国科学报记者: 刚才大家都提到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获得的丰富成果数据,这些成果能不能共享,通过什么方法方式共享?

  嘉宾:[吴万标]普查的数据来自于社会,肯定最后也要服务于社会。对于每一个普查来说,普查数据和普查成果的共享共用是发挥普查效用最重要的途径。这次普查内容非常全面完整,数据也非常准确客观,形成基于空间丰富的普查成果,也得到国务院普查办和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市政府审议普查成果的时候,也明确要求一定要利用好丰富的普查成果,使成果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整个普查成果共享共用来说,由于一些普查成果涉及到一些数据保密的问题,特别是基础数据,共享共用要采用分级共享的方式。作为地理普查成果的共享共用,还要制定相应的数据管理办法,要明确哪些成果可以共享共用,哪些成果是保密的,哪些可以公开的。 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流程和要求,目的就更好地保障普查数据的安全,更规范地应用普查数据。往往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在用数的时候,对于普查的原则内容方法可能了解不清楚,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管理办法有利于我们媒体也好,社会公众也好,更好地、更规范用这些数据。具体到这次普查数据和成果共享共用,是不是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说,一个从全市层面来说,这次边普查边应用,在普查过程中,已经围绕着编制和落实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进行多方位或者综合、专题的统计分析,形成了有针对性的数据库或者统计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服务。二是为市委市政府各个部门和各区提供数据的共享和服务。从各区来说,普查办和规土委对各区政府提供其辖区范围内的普查数据,用于区国土空间管控、地理和社会资源管理;对市相关委办局提供全市基础数据及相应的专题数据,用于专业管理和各类调查普查。目的也是为了各个部门,各个委办局开展自己的调查,或者说开展自己的管理提供基础支撑。我在这里顺便说一点,可能大家跑经济口的媒体都知道,前一段时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2018年我们国家要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北京也要开展。此前,我们已经跟规划国土委进行充分的沟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这就是应用很好的例子。普查数据也为多规合一提供统一的空间数据基础。三是对社会的服务。前期规划国土委和普查办也制定相应的发布的前期准备工作,基于政府官网和“天地图.北京”网站向社会提供公众版成果,包括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厕所、应急避难场所、体育设施、文化场所等,这些数据是公开的,不涉密的,大家可以直接上网查看,可以享受普查的成果。

  嘉宾:[陶志红]刚才吴局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简单涉及到这个问题。这次普查数据成果非常丰富,应用的领域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从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国务院普查办“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要求,我们的普查成果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总体规划修编、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冬奥会冬残奥会规划建设、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举例来说,这次总规修编用的底图就是普查的基础数据,还有城市副中心一系列规划,新机场等等,都是用的这套普查数据,今年各区要开展分区规划,还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些都用得上这套数据。这是最新的,也是时效性比较好,比较精准的一套数据。 二是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我们用这套普查成果和规划审批数据进行了对比,准确的得到了违法用地、违法建筑的总量和空间分布情况,为精准拆违提供了精准数据。去年拆违跟每一块地能够紧密套合的。现在在哪儿,拆的怎么样,都可以实时监控。另外还有哪些需要拆的,我们也能够在图上分析出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 三是冬奥会高山滑雪道的规划设计也是用了我们这套数据。过去要在地形这么复杂的地方设计赛道,我们得爬上去测量,这次用了很精准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无人机技术,就不用到实地去了,直接在模型上就可以模拟进行赛道的设计,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嘉宾:[陶志红]另外,像今年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也是用我们了这套基础数据,在哪儿可以植树造林,种了多少,明年再监测一下到底实施了多少,这个都可以用地理国情的数据进行监测和指导。还有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规划实施情况,也是用这套数据来跟踪管理。像城市防灾减灾、应急保障,都可以提供服务。 在公众方面,主要通过天地图发布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和介绍,方便市民去使用公共服务设施。 未来在这个系统里还可以继续扩展我们的应用接口,把最新的很多公共设施都尽可能纳入进来,在天地图网上公布。比如今年准备做的无障碍设施,就想把它整合到数据库里,还有公共厕所、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文物、历史建筑介绍分布情况,方便市民参观和游览。应用非常广泛,我们这个库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欢迎大家以后多关注这套数据,谢谢大家。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发布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同时非常专业、权威地回答了各位记者多个问题,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够对这次普查公报给予大力的报道,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再见。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三大方志主题展亮相 讲述历史中的北京故事

下一篇:中国·荆州2023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羽毛球邀请赛举行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整形医院咨询 365整形网 五官整容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