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城事|103年前的这张照片藏着一栋神秘小楼 相中人三代与天津有关

2023-07-31 08:02分类: 天津名人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天津建城即将618年,但天津地区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跨越时代,岁月长河里那些璀璨星光成为值得回眸的印迹。

  这张老照片,是一个叫“振亚”的人,在己酉年为朋友,安蹇先生及其妻子淑仲、儿子千里在暮春时节拍摄的“春游小照”。

  这一家三口是谁?他们是有什么故事吗?照片拍摄地点是哪?和天津有关?图中还隐藏着一栋神秘小楼,和另一个赫赫有名的家族有关……

  从英敛之、英千里到英若诚,英家三代在天津留下足迹,都是其人生经历中重要时刻。

  四条广路夹高楼,悲愤情怀总似秋。文物岂真随玉马,宪章何日布金牛,莫言天醉人原醉,欲哭声收泪不收。辛苦著书成底用,竖儒空白五分头。

  没落旗人之后,发愤图强,据说练字的纸,都是从茶馆捡来的废纸。后得贵人青睐,将“格格”嫁给了他。因曾因赞同康有为,又遭追捕,和妻子逃亡在各地……

  “四条广路夹高楼”说的就是当时报馆的地址,英达介绍:“其实是一栋2层小楼。但诗中也表达了当时中国早期的维新立宪派的文人,一直为振兴国家做出种种努力和尝试。”

  最初报社在哈尔滨道42号,在1906年搬到如今的和平路169号,“九一八”事变后,又曾搬到哈尔滨道237号(今不存)。

  和平路旧址是英敛之借款后租用地皮自建的,当时这个位置是日租界旭街与松岛街交口处。

  英敛之经营报馆时间实际上只有1902年至1912年十年时间。结束了颠沛流离的一家人,在天津开始了新的生活。

  英千里并非出生天津,1岁时随着父亲来到天津。2岁时候,就在报社大院里出了名——顽皮。当时的窗户都用纸糊的,英千里经常是用小棍把新糊的窗户戳破。

  1909年的暮春,一家三口出游,于是就有了前文开头的那张老照片。第二年宣统庚戌年,也就是1910年,一家人又拍了一张合影。

  英千里之子英若诚出生在北京,是著名的戏剧人、艺术家,他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少年时,他从北京转入天津圣路易中学后,还曾排演英语剧《地窖之门》,据说,这是他第一次登台演戏。

  如今,营口道上的香槟小镇酒店,就是英若诚母校旧址,目前,只有锅炉房还保持着原貌,成为天津一个酒吧。

  据此不远的哈尔滨道上,还有一个学校——天津圣约瑟女子学校,这是这是英千里的妻子、英若诚的母亲蔡葆真的母校。

  “父母爱情”也挺有意思。1920年,正在留学的英千里被“母亲病重”电报骗回,在天津迎娶了蔡葆真。

  多年以后,英千里蔡葆真的儿子英若诚曾说起父母婚姻是知识分子“门当户对”,“他们双方的父亲,一个是天津最有名报纸的社长,一个是天津最有名大学的校长(北洋大学)。”

  有个特别有趣的事情,英千里和英若诚在天津读完中学后,都和父亲有一次长谈,两人选择了不同道路:英千里,留学海外;英若诚,放弃伦敦留学,去清华大学就读英语专业。

  英敛之“家世微寒,先代无达者”,在到天津之前生活还有“米完柴罄”的窘迫。

  到了天津后,他得到柴天宠、王郅隆、张连璧、李敬宇、朱志多等朋友的帮助,好友严复入股有“一千元”,同时题写了隶书报头。

  而他也在传奇女子吕碧城落难时援手,聘用了才华横溢的女文人为第一位女编辑,她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报纸女编辑。

  也是通过英敛之,她与严复、严范荪等相识,后来筹办北洋女子公学,并担任总教习。英敛之在天津也从事不少慈善事业,慈善家之名从天津就开始广为流传。

  英敛之,和朋友聚会喝着荷兰水、咖啡、红酒,观剧以及到公园游园、抛弹子球。

  他还带着一家人喝汽水、游种植园、在权仙看电影。有意思的是,英敛之的三弟还在天津与人合股开牛奶房。

  中国的第一家电影院就权仙,曾叫权仙茶园、权仙电戏园。英敛之主理报馆时,报道上将电光影戏改称为电影。“双第一”,天津出。

  那么现在,答案可揭晓了,一家三口的骑马春游照的拍摄地是在日租界的大和公园。

  ‍1926年的《天津租界与特区》称大和公园为“津埠各公园之冠”,日本战败后,改名为“胜利公园”。1955年,这里建设天津“少年之家”。当时将已经改名的“鞍山公园”改建成了少年儿童活动场所,是“第一代”天津市少年宫。

  这处老建筑,居然是梁启超在天津的“第一代饮冰室”,有梁启超自己的老照片为证。

  上面有梁启超的题字:“壬子腊半雪中所影,其地为天津之日本公园,所倚之宅即饮冰室也。”

  那一年是1912年,英敛之离开了天津,梁启超来到了天津。梁氏家族在天津的传奇拉开了序幕。

  不少老建筑现在都还在这些地方您是否驻足过呢看到今天的“城事”您有和感想评论区里见!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悲痛!天津一巨星陨落…

下一篇:洋务时期的“开发区”(组图)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Axial Fans